近日,又一喜讯传来
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长江江豚保护实践团”
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白致远
分别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十佳研究生团队”和“十佳研究生”提名奖
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十佳研究生团队”
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十佳研究生”提名奖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评选工作小组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申报的“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进行差额评选,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后报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审核遴选。省级获奖名单经由省内外研究生教育专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代表等组成的推选委员会评定产生。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
一江碧水伴笑颜
江苏科技大学长江江豚保护实践团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是长江大保护的“代言人”,其种群状况直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因为拥有一张与生俱来的笑脸,江豚又被誉为“长江微笑天使”。保护江豚,既维护了长江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也为长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然而,江豚目前仅存1200余头,极度濒危。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同年9月,江苏科技大学学子积极响应党和国家“长江大保护”号召,以长江江豚保护为核心,开启了“守护一江碧水,守望美丽中国”的实践历程。
01遇见——来自长江的微笑
2012年,团队负责人叶雷凯通过新闻关注到洞庭湖江豚死亡事件,被江豚的微笑深深打动,也为江豚的濒危状况感到震惊。为了参与江豚保护工作,他决心报考武汉的高校。自2015年起,本科4年里,他以志愿者身份在我国江豚研究和保护中心——武汉中科院水生所参与江豚人工饲养与繁育等研究和保护工作,累计达1000余小时,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几乎都在陪伴江豚中度过。
叶雷凯和世界上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
长江江豚“淘淘”
团队成员赴野外开展长江江豚科学考察
2016年,在镇江豚类保护区开展江豚科考时,叶雷凯与江苏科技大学江豚保护志愿者结缘,共同组建了江科大长江江豚保护实践团。为了继续追寻“江豚保护梦”,本科毕业后,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江苏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继续立足所学专业和团队一起在江豚保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团队于2021年正式注册成立全国首家大学生江豚保护社会团体——镇江市京口区江豚保护协会,叶雷凯担任法定代表人。
团队发起成立镇江市江豚保护实践基地
左图:团队成员上航船为长江船民科普长江江豚保护
右图:团队成员参与主讲校公选课《长江豚类与长江生物多样性》
七年来,团队编写教材、建设平台、广泛宣传、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开展科学考察,多次进航船、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保护区开展江豚保护科普宣教和科学研究,累计开展江豚保护活动300余次,足迹覆盖5省20市,行程达10万公里。团队致力于促进长江江豚种群恢复性增长和栖息地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全社会保护意识的提升和“长江大保护”社会氛围的形成,为助力长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02守望——用脚步丈量江河
(1)引领科学普及
团队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江豚科普教材《我们的江豚,我们的长江》,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光明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编写了全国第一本面向中小学的江豚与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读本《守望长江微笑》,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编写了《南京常见水生野生动物识别手册》,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自主研发面向大中小学、社会公众等不同人群的教学资源库,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光明日报报道团队编写的我国第一本长江江豚科普教材走进校园
团队负责人叶雷凯为团队成员讲解长江江豚的生物学特征
团队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发了“江豚保护志愿者联盟”微信小程序,打造江豚保护线上活动阵地,2022年全年共开展20期线上科普公开课,累计3万人次观看学习;组建全国首个江豚科普宣讲团,带动长江流域内外7省14所高校联合开展江豚保护,共培养科普团讲师600余名,目前各科普宣讲团已在所在地的学校、社区开展江豚保护宣讲120余场,进一步扩大了江豚保护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主办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冬令营,已举办15期,近百所高校600余名大学生参与,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对推进江豚保护、长江生态保护,以及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7年至2022年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全体营员合影
江苏公共频道报道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团队成员接受采访
学校大力支持团队工作,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进课堂、进人才培养方案,在全国高校中首开江豚保护课程《长江豚类与长江生物多样性》,播撒保护江豚的种子,为培养一代代江豚保护志愿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左图:中国科学院江桂斌院士访问江苏科技大学时听取长江江豚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并与团队成员合影
(中间为江桂斌院士)
右图:团队成员向镇江市市长介绍团队长江江豚保护工作
(2)助力科学研究
镇江豚类保护区位于长江最下游,被称为江豚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团队立足镇江豚类保护区,辐射鄱阳湖、洞庭湖等多个保护区,发挥生物、环境、化学等专业特长,开展江豚科学考察和栖息地监测,统计江豚数量、开展水质分析,编写系列研究报告,为野外江豚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先后9次前往鄱阳湖、11次前往洞庭湖开展江豚考察。
光明日报报道团队赴长江流域多地开展长江江豚保护调研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团队成员参加了2022年全国长江江豚科学考察,考察结果汇总为科考报告的一部分,为下一步国家制定保护计划奠定重要基础。
(3)栖息地保护与修复
团队发起成立了镇江市江豚保护实践基地,与所在市渔政、海事等6个政府部门共同开展江豚栖息地水上巡护,及时发现并防止危害江豚的行为,为江豚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为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新金江社区护渔队打造“渔民驿站”和“渔政协助巡护镇江示范点”,带动退捕渔民就业,开展岸线巡护、渔业资源调查和增殖放流,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和江豚食物资源恢复。
团队与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新金江社区共建退捕鱼民协助巡护队伍
(4)推动政策制定
2022年年初,镇江、南京、马鞍山三市开展江豚保护跨省协同立法,这是全国首次打破地域界限、以制度规范单一物种保护,团队作为镇江唯一社会组织全程深入参与了立法实地考察调研、草案审议等工作,推动了全国首部地方“长江江豚保护法”的诞生。
团队参加长江江豚保护地方立法
03见证——将微笑留给世界
在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看中国”项目中,团队成员作为中方组织人员,带领外国学生前往洞庭湖拍摄江豚纪录片,让世界看到江豚的微笑,团队的江豚保护故事更是亮相2022年世界湿地大会。团队负责人叶雷凯的微博“江豚凯凯”共发布了1000余条江豚保护相关微博,单条微博阅读量达80万,总阅读量突破3亿,被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评为“江苏十佳网络公益项目”。
团队负责人叶雷凯的微博“江豚凯凯”及部分阅读量20万至80万微博
团队荣获江苏省“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生态环境部“清洁美丽青春行”一等奖、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江苏省青少年生态环保创益大赛全省唯一特等奖、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全国和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团队得到农业农村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三位中科院院士、国家级和省级豚类保护区等多方肯定,事迹被中央级、省级媒体多次报道。
长江“十年禁渔”首倡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曹文宣院士寄语团队
团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为导向,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重要指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等文件要求,持续增强长江江豚和长江生态保护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我国长江江豚、长江生态环境、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不断添砖加瓦,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提名奖
扎根蚕桑守初心 乡村振兴担使命
2020级硕士研究生 白致远
白致远,男,汉族,1997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曾任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江苏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学生会主席,江苏科技大学学生讲师团成员。发表第一作者SCI两篇,第一作者国际会议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件。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国际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12项国家级荣誉;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12项省级荣誉;江苏科技大学“瑞华杯”年度人物、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20余项市校级荣誉。
01心系蚕农解难题 服务蚕桑筑丝路
“‘秋丰×白玉’蚕品种抗脓病能力强,茧壳大,产量高,丝质优,今年我们迎来了丰收,平均每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当白致远再次来到广西德保县蚕农家里,养蚕大户李海萍激动的告诉他。
2018年,他带领“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来到广西进行蚕桑产业调研,发现当地蚕桑产业面临“小蚕桑树品种杂乱,受含氟烟气的影响抗病能力弱,蚕丝产量低质量差难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他组建了一支由蚕桑专家、博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全国农科志愿服务联盟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每年前往广西蚕桑主产区开展送技下乡、科技支农服务。
白致远带领“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实践团支农事迹报道于人民日报
实践服务带动老乡脱贫。多年来,他深入广西、云南、四川、江苏等地区开展科技支农服务,通过“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等方式了解蚕桑产业现状,进行蚕桑产业调研,指导蚕农桑园管理,赠送蚕药,推广优质蚕种,升级产业技术。
足迹遍布22个省市自治区的43个蚕区,累计发放技术手册3000余本、开设线上线下培训讲座300余场、推广优质蚕种20000余张、优质蚕药2000余箱,发展合作社社员8000户,对口帮扶的蚕农每亩桑园产值从3500元/亩提高到6500元/亩,丝质从3A级提升到6A级。
白致远组织走进蚕茧企业调研活动
基于此案例撰写的“创新蚕桑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荣获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提名奖,“秋丰白玉——新型杂交‘航天蚕’引领蚕桑产业振兴”项目取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是江苏科技大学首次获得该赛事金奖,实现历史性突破,项目同时获评江苏省“金种子”孵育项目五星级项目。
02奋力奔跑正青春 乡村振兴建新功
科学研究带领老乡致富。2019年当他再次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支边服务时,通过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调研,发现当地蚕桑产业链条短、加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他组建师生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反复调研论证,在1086种蚕种中筛选出的具有自发性、茧层脆弱等特征的家蚕种质材料,通过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进行家蚕可食用品种选育,历经多年,培育出世界上首个专供食用的蚕蛹品种——“金蛹一号”。
白致远科技支农助力乡村振兴
随后,他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蚕桑养殖现状,采取委托养殖模式,向当地蚕农推广优质裸蛹蚕种——金蛹一号,当地蚕桑的亩产值由平均22000元提升至32500元,增收47%。
2021年8月,靖西市政府与本团队签订了推广养殖加工合作协议,金蛹一号落地广西靖西,同时为合作蚕农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增加农户收益,达到一体化科技支农的效果。
迄今,该品种在广西靖西累计推广量突破5400张,张平均产蛹量达33.75kg,经当地蚕业推广站统计,仅此品种就带来1360万元增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当地蚕桑产业升级,用产业“撬动”当地乡村振兴。同时,《“蛹”无止境——蚕蛹食用化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
白致远向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等领导老师汇报科技支农成果
03西部基层守初心 智志双扶促振兴
“白老师,你一定要记得回来看看我们啊!”离开支教服务地的那天,孩子们渴望的眼神至今让他难以忘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学生的身份转变,让他心系西部、情归大山,肩负扶智、扶志、促进乡村振兴的使命。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白致远做为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于服务地广西平果市完成了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服务工作,担任了四个班级每周22课时的教学任务,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及志愿服务近40项,运营江苏科技大学研支团公众号推送15篇,活动被中国青年网、人民网、中青校园、团学苏刊等国内主流媒体先后报道21篇。
在服务期间,白致远始终不忘肩负扶贫任务,也参与成立了平果二小资助办,成为了唯一一名专职资助老师,资助人次达541名,发放金额162500元,交出了资助率100%,无错漏的答卷。
白致远于支教服务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实践出真知携手老乡奔小康。如何带领同学们发挥学校的专业平台优势,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是白致远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方向。
从本科到硕士多年组织的蚕桑实践团的经历使得他对于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愈加了解,依托母校优质的蚕桑种养技术与广阔的蚕桑种质资源,利用好在中国最大蚕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支边服务的机会,带领实践团奔走于江苏东台、广西平果、广西德保等地的蚕桑基地,用自身所学知识惠及蚕农,将前沿的蚕桑生产技术带到西部边陲,助力当地蚕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活动被CCTV、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先后报道12篇。2020/2021学年,白致远被评为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脱贫、致富、奔小康,白致远满怀爱农情怀,服务乡村振兴。今后,他将继续用奋斗和奉献书写无悔青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力争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