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载阳,万物萌发。3月4日、5日,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连日来,江苏科技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两会盛况,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实况,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展开热议,畅谈所思所想,表达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
党委书记杨建新表示: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一场凝心聚力推进强国建设的盛会。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江苏海洋强省、制造强省战略叠加机遇,始终坚守兴船报国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育人本色,锻造行业脊梁,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锚定战略方向,强化特色优势,以特色发展赋能高水平大学建设,构建“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机制,深化协同创新,牢牢把握船舶海工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抢抓新质生产力培育窗口期,以学校“所能”对接区域行业“所长”,为江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贡献更多江科大智慧和力量。
校长嵇春艳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更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部署,胸怀“国之大者”,助力“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深耕细作、谋实担当,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落实首席科学家制度,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贡献江科大力量,精心描绘以高质量发展成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
副校长、民革镇江市委会副主委、镇江市政协常委、国家杰青施伟东表示,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分别在3月4日、5日胜利召开,报告主题鲜明、催人奋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汇集船舶与海洋装备行业龙头企业和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优质资源,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江苏省卓越工程学院建设,加快破解高端船舶海装领域卓越人才培养瓶颈,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卓越工程人才作出江科大贡献。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镇江市政协委员陈立庄谈到,通过对两会精神的学习,我深感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使科研成果能迅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也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机会,培养其创新与实践能力。
校团委书记张海洋谈到,学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继续带领全校团员青年紧扣时代脉搏,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实践创新,在实干中把学校“船舶、海洋、蚕桑”办学特色优势转化为服务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实际贡献,以实干担当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镇江市政协委员朱永梅谈到,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科技创新,为高校教师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深化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发前沿课程为抓手,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融入教学,推动学生参与智能船舶等实践项目,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AI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智能评测系统等工具,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人大代表史金龙谈到,全国两会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凝聚着奋进新征程的共识与力量。面对新形势,人工智能与船舶工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作为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船舶工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国家的船舶工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夏志平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容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坚持创新理念,积极拥抱信息与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做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人生观定型,带领他们练就过硬本领、扎根船舶行业,用实际行动答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船海类高校青年何为”的时代命题。
学校各级团学组织也第一时间跟进会议进程,同学们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撰写心得、分享体会,掀起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机械工程学院赵可龙同学谈到,两会上,代表们围绕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绿色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展现了国家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务实精神。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目标紧密结合,为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大公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团成员、人文社科学院黄盼同学谈到,两会报告中强调“增进民生福祉”,这让我们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是情怀,更需专业化、常态化。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化项目设计,以热血为墨、以行动为笔,在服务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凝聚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第二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经济管理学院邹蓝萱同学谈到,通过两会,我看到了国家对公众教育问题的重视,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教育一线贡献自己的信心和决心。支教工作虽微小,却是培育未来、服务人民的重要途径。未来,我将继续在支教工作中努力践行两会精神,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张家港校区机器人专业李志康同学谈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苏理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王晓林同学谈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深感使命在肩。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就业保障的部署,让我更加明晰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唯有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学以致用”的实干精神锤炼本领,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贡献力量。
春潮澎湃,长风浩荡。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验收之年。通过对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关注学习,江科大师生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中勇攀高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多“江科大力量”。